揉混儀是通過測定面團攪拌過程中流變學特性變化來檢測小麥品質的一種重要儀器,自上世紀三十年代發明以來,通過不斷改進改善,揉混儀在小麥品質育種和面粉面食工業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揉混儀的結構、原理:
它的結構主要由攪拌器、阻尼臂、記錄儀和數據收集分析器組成。其工作原理是通過攪揉面團,測定并記錄面團的抗揉混阻力,得到的揉混曲線圖譜,給出面團的*揉和時間、攪拌耐力和其它面團流變特性及烘焙估計吸水值等指標,從而能夠比較分辨出不同小麥間的品質差異和面粉的適應性。
揉混儀和粉質儀的比較:
粉質儀和揉混儀作為面團攪揉過程中流變學特性的儀器,二者有著相同的地位,在發達國家小麥品質實驗室一直被長期使用。相比較而言,揉混儀所具有的優勢在于制造成本和價格便宜;其次樣品需要量少;測析速度快,另外,揉混儀曲線的峰值揉混時間與實際和實驗烘焙的揉混時間有著較高的相關性。因此,揉混儀在小麥育種行業及小麥品質化學的研究領域有著更廣泛的應用。
揉混儀的圖譜的各項指標反應了小麥面團的流變學特性和品質。小麥內在因素和外界條件的變化所影響的面團流變學特性均會在揉混儀圖譜上得到具體體現。